景點探尋 特色餐廳 悠遊民宿 地圖導覽 在地信仰 快速訂房



認識那瑪夏

那瑪夏鄉原是三民鄉,民國九十六年改名,徐出世認為,「改名」不僅是增加大家的自我認同,也是藉著新名字「那瑪夏」來祝福鄉裡的每一分子, 卡那卡那富族(Kanakanavu族)是那瑪夏鄉的先住民,八八風災後興建許多鋼便橋,都以卡那卡那富族語來命名,也象徵著那瑪夏鄉的尊重與包容。

據文獻記載卡那卡那富族是以籐包山為中心,在那都魯薩(今老人溪)一帶居住。活動範圍與桃源區界線,經過荖濃、旗山、內門、南化及大埔鄉等,和四周之平埔族互有往來,後因戰爭關係,卡那卡那富族群遂沿楠梓仙溪向北發展,居住於楠梓仙溪兩岸之河階臺地。

那瑪夏這百年來,除有卡那卡那富族之在地原住民,拉阿魯哇族、漢人、布農族、排灣族、泰雅族、外省族群及新移民女性的遷入,就如同整個臺灣的縮影,是個族群多種、文化多元,並且蓬勃發展、活力四射的地方。

本區有三個里(南沙魯里、瑪雅里、達卡努瓦里),以布農族人口組成最多,南沙魯里有布農族、排灣族、漢族,瑪雅里有布農族、排灣族、卡那卡那富族、拉阿魯哇族、泰雅族、漢族,達卡努瓦里有布農族、卡那卡那富族、拉阿魯哇族。

季節活動

賞花,看螢火蟲,布農族的射耳祭...等,各種豐富的活動讓您的旅程充滿樂趣。

傳說故事

親耳聽見當地獵人告訴你當地的傳說以及神話,是在平時無法接觸到到的新體驗!!

自然景觀

除了雲霧繚繞的山嵐外那瑪夏各式各樣的風景奇觀,新鮮的空氣,讓您欲罷不能。